小黑蚊介紹

小黑蚊又名台灣鋏蠓(Forcipomyia taiwana Shiraki),在分類上屬於雙翅目蠓科的吸血性昆蟲,最早由日本昆蟲學家於一九一三年在台中縣發現,並予以命名記錄。全世界已記載的吸血蠓共有1,700 多種,鋏蠓約有137種,臺灣地區鋏蠓共記錄了24種,只有台灣鋏蠓與三地鋏蠓確定會吸食人血,其中又以台灣鋏蠓為主要的危害種類。
生長過程
  1. 小黑蚊體色黑褐,剛孵化的幼蟲體色呈透明狀,成蟲體長約1.4公厘,老熟幼蟲體為黃褐色,長約2.7公厘。小黑蚊屬於完全變態昆蟲,生活史中分為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時期,完成一個生活史歷經約20到30天。小黑蚊的幼蟲共四個齡期,幼蟲期約9到12天,以藻類為主要食物。食物種類、溫度、降雨、溼度等環境因素,都會影響到幼蟲發育,其中以溫度影響最大,在低溫的環境下,幼蟲發育期將延長至100天以上,也有實驗證實幼蟲在35度以上及10度以下的環境中無法存活,成長中的老熟幼蟲則會爬行到較為乾燥的地方化蛹,蛹期大約3到5天。
小黑蚊的習性
  1. 雄性的小黑蚊並不吸血,羽化後只吸露水或花蜜,通常在群體交配後死亡。而雌性成蟲嗜吸人血,於吸血後懷卵3到4天即可產卵,牠們會將卵產於潮濕的地方,平均一次產卵約為40粒,最多可產約80粒卵,卵期約為2到3天。最適合小黑蚊生長的溫度範圍大約介於18至32度之間,因此小黑蚊在台灣全年的生長密度呈現春夏季高、冬季低的季節性變化。尤其春雨或梅雨季節過後,氣候變得潮濕,最容易滋生小黑蚊。
  2. 小黑蚊的吸血活動多半在白天進行,從早上七、八點起,牠們的吸血活動會隨著時間增加而逐漸上升,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三、四點為吸血活動的高峰,然後下降至黃昏,天黑後就不會再有吸血活動。小黑蚊平時隱匿於棲息地,當感應到人的氣味時才會前往吸血,因此人們在走動時不易被小黑蚊叮咬的緣故。小黑蚊的體積小、習慣低飛,其飛行高度通常低於一公尺,所以人類的手背、手肘、小腿、腳等,是牠們主要叮咬的部位。也由於小黑蚊低飛的緣故,所以小黑蚊危害都在一樓,二樓以上不會有小黑蚊的危害。由於小黑蚊嗜吸人血,因此人類活動也會影響其數量的多寡,容易吸到血的區域就容易滋生小黑蚊,例如在村落、農庄、社區、學校、廟口、公園、遊樂區、風景區等,通常人潮聚集的場所都是小黑蚊最可能蓬勃生長的地方。根據調查顯示,小黑蚊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居家、社區及其周圍數十公尺範圍內,因此牠們在社區經常呈現局部性分佈,而血液來源就是小黑蚊滋長的關鍵因素。
小黑蚊的害處與防治
  1. 小黑蚊與大多數的吸血蚊類一樣,具有「刺吸式」口器,被小黑蚊「叮刺」後會產生癢腫的局部性發炎反應,主要是因為吸血昆蟲為順利吸血,所以在刺吸時會先將含有抗凝劑成份的唾液注入人體,以防止血液凝結。所以唾液中的抗凝蛋白與其他成份,就是引起皮膚產生局部發炎或過敏反應的主因。
  2. 初次被小黑蚊叮咬的人通常反應都很強烈,傷口腫得很大、又很癢,經常需要一個星期至十天後才會痊癒,但被叮咬幾次之後,這種劇烈的反應就消失了,人體似乎很快就能適應小黑蚊的叮咬。雖然被叮咬後不會痛,但還是會有紅腫、奇癢等局部發炎症狀,此時傷口可用冷水沖洗或冰敷消腫,舒緩痛癢的感覺。被叮咬的人應避免搔抓患部,以免引發細菌感染,若引發過敏反應,應該立即就醫治療。
  3. 目前小黑蚊危害的問題在台灣相當嚴重,因為牠們的體積小,不易察覺,這正是牠們繁殖的重要關鍵,也因此小黑蚊往往肆虐於人活動的地方。小黑蚊的幼蟲以藻類為食,意即環境中長有青苔之處都是牠們的溫床,這些多半是在私人庭院、菜園、農地等,因此主要必須靠屋主自己有心維護環境整潔,不能只依賴政府的防治工作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